國語日報上一篇文章大大的標題〝別為孩子做太多〞讓我有所感受,文章裡描述晚上九點鐘在一家醫院裡有一對等待看診的母女,不知道女兒悄悄的向媽媽說了什麼,只見媽媽氣急敗壞的一邊拉著女兒走出診所,一邊嘴裡嚷著:作業沒寫怎麼到現在才說,現在都幾點了,趕快回家去完成。
媽媽如此著急,女兒卻一副無關緊要的模樣,可想而知,這項作業必定是媽媽代為完成,女兒只是從旁觀望罷了。這就是現在大多數家庭的縮影,每一個媽媽都成了〝媽媽老師〞,老師出的每一項作業其實都是媽媽的作業,媽媽每天都要一一檢查聯絡簿,核對上面的每項作業是否都有逐一完成,做不好的地方就由媽媽代為處理,因為這樣,孩子的每件事總是做得零零落落,反正總有媽媽幫他收尾。
文章中提到,現在的老師都會要求學生的每項作業都要給家長簽名,甚至有很多作業是需要親子共讀,原本的目的是希望家長可以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形,也期盼家長可以陪同孩子一起學習並給他們回饋,結果卻變成家長的壓力,孩子的懶惰成性。
關於這點我自己一直有別的看法,學生到了高年級,我希望他獨立自主,並對自己的事負責,於是我不再像中低年級一樣天天檢查聯絡簿抄寫的情形,也不要求作業要家長簽名,畢竟聯絡簿只是一個工具,用來記錄該完成事項的工具,若學生可以清楚記得今天該完成的事情那不需要抄寫也無妨,作業也是學生自己的工作,如果學生有能力自己完成並準時繳交,那又何需家長簽名。
需要親子共同處理的項目我則會給予較長的時間來完成,讓家長有多一點時間準備,才不會造成家長的負擔。學生可以自己處理的功課我都會和家長溝通,盡量不要插手,讓孩子自己完成,即使做得不好也沒關係,摸索、失敗、學習,這是他們成長必經的過程。
〝幫孩子做得多,孩子就進步得少〞這點我相當認同,也深刻的感受到現在的孩子受到過當的保護,失去了許多學習的機會,也就無法獨立,更糟的是缺乏危機應變的能力,每當遇到困難時就只能坐以待斃,這不是我們想要的下一代,無論老師或家長請記得,〝別為孩子做太多〞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ab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